2019年7月18日
第27届盛和塾世界大会
前言
这次第27届盛和塾世界大会,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800名塾生参加。应京都的年轻经营者的要求,从1983年开始的这个盛和塾,不仅传播到了日本各地,而且扩展到了世界各国。现在分塾的数量已经超过100个,有将近15000名塾生在学习我的经营哲学,为提升企业效益,为实现员工幸福而不懈努力。对此,我感到非常高兴,同时也感慨万千。
在这样的世界大会上,面对汇聚一堂的各位塾生,我作为塾长,直接给大家讲话的机会,这是最后一次了。在这次大会结束前,我想以“如何讲述哲学”为题,发表讲话。
哲学不仅经营者自己要实践,而且要与全体员工共有,这个问题的重要性,我在盛和塾里已经讲过多次,我想很多塾生也是努力这么去做的。但在同时,“哲学在员工中渗透不了”,“有的员工对哲学很抵触”,这类声音依然不绝于耳。
当然,其中的原因每个企业各有不同,但我认为,根本原因在于经营者还没有很好地理解,为什么要对员工讲哲学?应该怎样对员工讲哲学?
因此,今天我就想讲一讲作为经营者的各位在你们与员工哲学共有时,我认为很重要的几个问题。
一、什么是哲学
首先,所谓哲学究竟是什么呢?我想再次回顾一下这个问题。大家都知道,我的人生哲学,也就是经营哲学“philosophy”的产生,要追溯到创建京瓷之前,我任职的松风工业时代。
处在恶劣的研究环境中,为了获得出色的研究成果,究竟应该以什么心态对待人生、对待工作?当时,我每天每日都认真思索,自问自答,烦恼不已。同时,我把自己思考和领悟的东西记在了研究用的笔记本上。
另外,在我创立京瓷公司以后,我又把记录了我人生和工作要诀的笔记本拿出来,再添加上在经营中新的体悟,这就是我的人生哲学和经营哲学的原型,将这些内容重新归纳整理,就是现在的所谓“philosophy”(哲学)。
这些笔记本保存下来了,其中记有这样的词句:“做事彻底,保持谦虚精神,坦诚处事,全身心投入”;“我们不怕困难,堂堂正正地干吧”;“我们相信,努力加倍于人,就不会落后于常人”;“相信人的能力是无限的,不厌不烦,持续努力”。就是说,构成今天哲学核心的概念,当时已经有了明确的表述。
我将自己的这些信念,就是思维方式,在工作中实践,同时努力与员工们共有。但是,我这么做,绝不是出于利己的动机,不是说“如果大家都以这种思维方式做事,公司的业绩就能提升,我自己就可以轻松了”。
我说服京瓷的员工们接受哲学,出于一种纯粹的动机。最重要的,就是希望员工们获得幸福。“只要以这种思维方式待人处事,就一定能够度过一个充实而幸福的人生”。正因为我有这种强烈的信念,我才会想要让更多的人理解这种哲学。
我想,在盛和塾中没有下面这种现象。但有些经营者却有一种误解,他们把哲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,目的是让员工服从公司的方针。或者说,把哲学当作驱使员工卖力工作的工具。这是完全错误的。
如果仅仅把哲学看作是为了经营者个人,或者是为了提高公司业绩的手段,那么,在公司内讲哲学,就不可能获得员工的共鸣,哲学就无法渗透。
这是不说也明白的道理,我想大家都能理解。但是,不明白这一点,没有完全克服自我中心思想意识的人,恐怕还是有吧。
即使在表面上再强调“为了员工”,“希望大家人生幸福”,但是,只要稍稍流露出“为了公司的业绩”“为了自己轻松”这类情绪,那么,这种意图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传递到员工中去。
“社长口头上说哲学是为了大家,实际上还是为他自己”。员工很快就会看透这一点。作为公司领导人,各位心中的所思所想,哪怕不说出口,也必定会传递给周围的人,产生强大的影响。
总之,首先,必须从内心具备强烈的愿望和无尽的爱,这就是祈愿员工度过美好的人生”。在此基础之上,必须以发自内心的信念,用真挚的口吻,告诉员工:“只要抱有这种思维方式,就一定能够度过美好的人生。”要做到这一点,首先你们自己要通过亲身的人生经验,切实感受到哲学所具备的伟大力量。这是很重要的。
拿我自己来说,年轻时我品尝过许多挫折,经历过许多痛苦。报考旧制初中,连续两次失败;后来又患上了肺结核;没有考上想考的大学;大学毕业时参加就职考试,也没进入想进的公司;好不容易进入的公司又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。
我的少年时代、青年时代,经历了上述种种考验。但是,就像我前面讲到的,依据作为我哲学原型的思维方式,我一心不乱地投入了眼前的工作,潜心埋头于研究。我的人生从此进入了良性循环。
1959年我赤手空拳创建的京瓷,第一个年度就盈利,此后不断发展,现在,不仅是利用精密陶瓷特性的各种零件、部件,而且像通信机器、信息机器等整机,京瓷都能提供。京瓷已经成长为销售额达1万6000亿日元规模的综合性厂商。
还有,在1984年趁着通信事业自由化之际创立的第二电电,在当时新电电三家企业中处于最为不利的地位,但业绩却持续领先。现在作为KDDI,销售额已超过5万亿日元,成长为日本最有代表性的通信运营商之一。
再有,从2010年开始的3年间,我参与了日本航空的重建。人们担心我可能“玷污晚节”。但是,日航在2012年重新上市,我顺利地完成了任务。重生以后的日航至今依然维持着高收益。
不仅如此,在我超过80年的人生中,我曾经获得过好几次超越自己想象之上的、卓越的成功。我认为,这样的成功,绝不是因为我的运气好,不是所谓“赶上了时代的潮流”,更不是我的能力带来的结果。
我之所以能够获得一个超越自己想象的圆满的人生,是因为哲学具备的力量,我深信这一点。就是说,为了度过一个美好的人生所需要的纯粹的思维方式具备强大的力量,它招来了美好的命运。
在20世纪初,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詹姆斯 ·埃伦这样说:“无论是眼前的目标,还是人生的目的,比起心地肮脏的人来说,心灵纯洁的人更容易达成。心地肮脏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涉足的领域,心灵纯洁的人随意踏入就轻易获胜,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。”
那么,为什么发自于纯洁美好心灵的哲学能够发挥出如此伟大的力量呢?这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流淌着宇宙的意志,它引导着一切事物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行。只要与这个宇宙的潮流相一致,事物一定会朝着成长发展的方向前进。
或者,也可以作这样的比喻:如果把人生比作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航行,那么,为了获得一个理想的美好人生,首先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拼命划船。同时,也需要朋友伙伴们的支持和帮助。但是,仅仅依靠这些,还不能到达遥远的彼岸。
只有接收到推动航船前进的、在世间劲吹的他力之风,才能把航船驶向前人未踏的远方大地。
为了接收到他力之风,必须扬起风帆。但是,用违反宇宙意志的、邪恶之心扬起的风帆上满是破洞,即使他力之风吹得很猛,也无法让航船获得前进的动力。与此相反,用纯粹的、美丽的心灵扬起的风帆就能接收到强劲的他力之风,一帆风顺,乘风破浪,在大海上快速前进。
我认为,理解和实践哲学就是扬帆启航这一行为本身,目的是为了接收在世上流淌的他力之风。理解和实践哲学就是磨炼自己的心灵,让它变得美丽而纯粹。
如果能这样来理解哲学所具备的伟大力量,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哲学,对待哲学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。
在哲学共有的过程中,如果遭到员工的抵制,完全可以理直气壮,可以这么讲:“我并不是毫无根据地强制大家接受哲学。我从年轻时就认为‘人生虽然变化不定,但是,人应该可以度过一个充实而美好的人生'。那么,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呢?我一直不停地思考。深思熟虑的结果是:“人生因思维方式的改变而改变,作为人,应该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对待人生中的问题,我把自己体悟到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归纳成哲学,不断向员工们诉说。”
“这样做的结果,公司的发展超越了人们的想象,我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大大拓展。由此可见,哲学一定不错,哲学已经被结果所证明。哲学不仅能对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,哲学还是给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带来充实和幸福的真理。”
面对员工,我就是这样直言相告的。只要真正理解哲学具备的力量,我们就能够从正面告诉员工,哲学的价值就是让员工的人生幸福。所以我认为,作为讲解哲学的前提,首先,诸位一定要理解并相信哲学所拥有的伟大力量。
人对于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,不可能满腔热情地向人传递。即使传递,也绝不可能说服别人,让别人理解和接受。
所谓相信,不单纯是作为知识理解了,这种程度的相信是不够的。必须提升到自己的“信念”的高度,必须付诸于实践。关于这一点,东方哲学的大家安冈正笃先生教给我们“知识”“见识”“胆识”这样的词汇。
人为了更好地生活,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,但是,仅仅拥有知识,几乎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。必须把“知识”提升到“无论如何非如此不可”的“信念”的高度,也就是“见识”的高度。
但是,即使如此仍然不够,还要再进一步,还必须把这种见识提升到胆识的高度。所谓胆识”,就是不管任何阻力,都绝对要把这种见识付诸行动,必须具备这种坚强的意志。
哲学也是一样。有言道“读论语而不知论语”。学习哲学,对员工讲述哲学的经营者也往往是“读哲学而不知哲学”。
大家都从塾长那儿多次听过哲学,也都读过塾长的书。所以一谈到哲学的话题,就会说“啊!那个我知道”。自以为懂了,其实不过是自以为是。这样去给员工讲哲学,因为实际上并没有把哲学提升到自己的“信念”的高度,所以无法传递。
哲学,光是知道没有任何意义。要提升至信念,变成见识;进一步再变成促使实践的胆识。只有这样,诸位的说辞才能进入每位员工的心里,引起共鸣。
二、应该怎样对员工讲述哲学
到这里为止,我讲了所谓哲学是什么,讲了相信哲学具备的力量是多么重要。下面我想讲述,经营者应该怎样对员工讲述哲学,讲讲具体的方法和态度。
第一、对于要讲述哲学的经营者的要求,在开始阶段,可以模仿我,把我所讲的哲学当作自己的思维方式,原原本本地向员工们转述。
听了哲学以后,马上就把它作为不可动摇的信念,立刻血肉化,迅即付诸实践,这样的人并不存在。许多塾生加入盛和塾以后,学习我的哲学,听到“稻盛塾长是这么讲的”,就原封不动地拿回公司,像鹦鹉学舌一样,讲给员工们听。我想这种情况占了一大半。
回想一下,过去,自己也想给员工们讲述有关人生观和劳动观的话题,但应该讲些什么话,应该怎么讲,方法不清楚。“我是这么想的”,只能说些半生不熟、不痛不痒的话。如果讲的是陈词滥调,那么员工们根本不会相信,可能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。
与其如此,还不如借用我的语言,原汁原味传递给员工。不可思议的是,这么一来就有了权威性,员工们听了以后会点头称是。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。
在开始阶段,就这样“现炒现卖”就可以了。姑且不抱任何疑义,把在盛和塾里学到的东西来个“囫囵吞枣”,鹦鹉学舌。我认为开始时可以这样做。
当然,在这个过程中,自己要拼命学习。例如,反复阅读以往的盛和塾杂志,以及我的书籍。利用稻盛数码图书馆的资料,随时随地观看我讲话的视频,听取我讲话的录音。用这样的方法学习,潜移默化,我的思维方式就渐渐地变成了你们自己的东西。这样经过若干年之后,那就不再是稻盛塾长的想法,而是诸位社长们自己的想法了。
做到这一步,再讲“我是这么想的”,这时候,你的思维方式就不会犯错,还能够讲出震撼人心的、让人感动的话语。
自己缺乏教养,更没有读过哲学或者宗教方面的书籍。学生时代也没有好好学习,词汇也不丰富。所以从塾长讲话中抽取语录,直接拿来用。这么做就行。
其实,不仅仅是你们,我自己过去就是这么做的。我使用从松下幸之助先生、安冈正笃先生、中村天风先生那里借来的语言。开始可以作为借来之物,在反复讲述的过程中,终于变成了自己的东西,自己也能够阐述哲学了。
第二、对于要讲述哲学的经营者的要求,就是要率先垂范,亲自带头实践哲学。
不管揭示了多么崇高的理念和哲学,不管社长如何天天强调哲学,但是,社长自己如果不付诸于实践,员工很快就会看透,社长不过是拾人牙慧,装模作样,说说而已。
本来想拼命传递哲学,但自己的想法却无法在员工中渗透,反而增加了员工的不信任感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就说明经营者的人生态度还没有达到让员工尊敬的程度。常有这样的情况,在一些企业的社长室里,挂着写有公司宗旨、信条的匾额。但是,社长往往若无其事地干着与公司宗旨、信条完全相反的勾当。这样的话,无论平时社长讲的哲学多么高尚,也完全无法获得员工的共鸣。
“社长说的是一套,做的是另外一套。晨会时说:‘希望大家拼命努力,我也会站在前头,为了大家的幸福,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',嘴上这么讲,但一到下午,他就不干活了,热衷于休闲游玩。社长是那个样,我们公司恐怕要不行了。”
让员工这么贬损的社长,我认为还为数不少。讲哲学不是为了一味地驱使员工,经营者自己要率先垂范,比任何人都更认真地实践哲学,这是最重要的。
经营者本人严格自律,不间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格。员工们看着这样的榜样,就会自然而然地努力实践哲学。
“社长有那么好的想法,又那么认真地实践,我们员工也要共鸣,我们尊敬社长,为此我们要与社长一起实践哲学,为公司的发展尽心尽力。”必须让员工自然地产生这样的想法。
经营者心中毫无愧疚,真挚地实践哲学。正因为如此,必要时可以毫无顾忌,使用严厉的语言批评员工。
实际上,对于工作马虎的员工,我曾这么讲:“为了包括你在内的全体员工的幸福,每天早晨我总是第一个上班,从产品开发到生产、销售我都全力以赴,忙得不可开交,连夜里几点睡觉都会忘记。我如此拼命干活,而你做事却如此马虎,不负责任,你好意思吗?为了同志伙伴,为了你的家庭,也为了你自己,你得好好干,你别让我为难。”我常常严厉地斥责不认真工作的员工。
到了企业的第二代、第三代,在与部下进行意见沟通时,往往会有顾虑,如果自己言辞尖锐,员工会不会逃离,会不会抵制。因为担心,说话往往就很客气。这样的话,即使谈论哲学,也会讲一些四平八稳的话,有效的意见沟通就更困难了。而我不介意得罪人,该说清楚的话就能说清楚。
这是因为在日常工作中,我实践哲学比谁都认真,我有这份自信。为了员工,社长比谁都辛苦,没有什么比社长的这种姿态更能赢得员工的共鸣。所以在公司里,经营者必须是最辛苦的。只要做到这一点,员工就一定会追随你。
只有从平时做起,率先垂范,比谁都认真地实践哲学,行动值得尊敬,而且持之以恒,员工才会认同,才会听得进社长的说辞。
员工只要在平日里看到经营者率先垂范的榜样,就会相信经营者真实不虚的话语,就会激励自己努力去实践哲学。
第三、经营者讲述哲学,必须用发自内心的真话与员工互相交流。
经营者相信哲学的力量,并且率先垂范学习并实践,但是,还会有员工冷眼旁观,认为这不过是“说漂亮话,做表面文章”。经营者必须与这种不燃型的人真情对话。如果对他们的思想问题放置不管,他们的不满情绪就会不断滋长,其恶劣影响就会波及到周围其他人,对公司内部的哲学共有起到负面作用。
那么,具体怎样来与他们真情对话呢?当然通过一起工作,互相讲真话实话是最好的办法。而就我的情况而言,我会利用恳亲会(空巴)这种机会。
想要传递思想,但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,讲些一本正经的话,就没人要听,即使听了,也是右耳朵进左耳朵出,但是,如果互相斟上一杯酒,说出触及对方心弦的话,他就会听。所以,从很久以前开始,我就把“空巴”当作最重要的沟通手段,经常使用。
在京瓷公司规模还小的时候,我经常出席空巴,与员工面对面交流。其中最大的活动就是忘年会。大概是员工人数接近1000人的时候吧,每个部门都要举办忘年会,所有部门的忘年会我都参加,有几年的12月份,一天不落,每天参加不同部门的忘年会,一次50人左右的规模,我全部出席。讲一声“拜托了!”到各桌斟酒,热情洋溢地诉说我的梦想。
这时候,抱有不信任态度的员工会说啊,是吗?他们那种冷淡的态度,我马上就能觉察到。于是我就会问“你有什么不满吧?”起初,他会说 “不,我没什么意见”。但再稍稍刺激一下,只要是心怀怨气的员工,一定会开始发泄牢骚。
仔细倾听,有的是因为公司对他们关心照顾不够,他们才心生怨气。但八成是他们本人的问题,这种人往往性格乖僻,总把他人的好心当驴肝肺。所以,对这种人,我当即一针见血指出“等一等,看来,是你自己的人格扭曲了吧。”刚刚我才说过“好,加油!”现在我就突然逮住他,“喂!就说你了”,于是开始说教。一通教育以后,“不打不相识”,一下子就大大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。
对方之所以袒露真情,是因为一杯下肚、酒后吐真言。什么人在想些什么?他们抱有哪些不满情绪?或者他们心中有何烦恼?只有他们吐露真心,才能对症下药,进行真正有效的沟通。
对于拼命工作的人,我会说谢谢您,继续加油!对于观点错误的人我会明确指出是你错了。”同时,当有人指出作为经营者的我的错处时,我会说“果然您说得对,我马上纠正”,我自己也诚恳反省。这真是一个修炼场,这个“空巴”无论对于员工来说,还是对于经营者来说,都是一个自我锻炼的场所。
我一贯采取这种方式与员工们交流沟通。即使在海外也是这样。这里还有真话实话互相碰撞的小故事。
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。京瓷在美国的关联公司的社长、副社长一级的干部聚集在圣地亚哥,进行为期两天的学习会,目的是要让大家理解我的经营哲学。这个学习会事前向大家发放了我的著作《提高心性,拓展经营》的英文译本,并请各位写下阅读后的感想。但读他们的感言,内容都是“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很讨厌”。
“这本书中写道‘我们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’。但我们美国人就是为赚钱才来工作的,你说为金钱而工作不对,这是什么意思?你这种说法与我们美国式的思维方式根本不同。”在学习会开始之前,我的哲学就成了美国干部们的众矢之的。
为此,我把哲学细细咀嚼,条分缕析,认真解读。我说“我的出发点是为了你们大家都获得真正的幸福,为此我诚心诚意,全力以赴。而哲学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所需要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针。做人就要做品格优秀的人。”我谆谆相告,耐心细致地说明解释。
我花费整整一天时间,面对大家,掏心掏肺,倾诉衷肠。结果原本把我当作靶子的干部们不仅理解和接受了我的哲学,而且一致认为,这个哲学“非常了不起”。读过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课程,出身于耶鲁大学、哈佛大学的精英们都接受了这个哲学,在学习会的第二天,他们全都热烈赞同:“京瓷哲学真得好,我们今后也要遵循这种思维方式努力工作。”
问题发生在这之后。生活习惯不同,哲学、宗教、历史、思维方式也完全不同,让这样的人由衷佩服,表示“懂了懂了,干吧干吧!”但是就在这时候,在两天的学习会快结束时,我宣布:“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用哲学来推进工作吧!”正当我要结束会议时,一位已经在京瓷的美国公司工作了10年的干部突然举手提问。
他说:“从昨天开始,一直聆听您的讲话。您讲得都是爱啊、关怀啊等等话语。但是,早在三四年前,在京都举办的经营会议上,有一位京瓷分公司的社长发表报告,他把过去一直赤字的公司一举扭亏为盈,他发表时不免得意洋洋。当时的情况您还记得吧。”
“当时,您的态度非常冷淡,还训斥了他。以前公司亏损时您叱责他,现在盈利了,您依然冷眼相待,把他弄得灰头土脸,非常沮丧。他好不容易扭亏为盈了,您却一句表扬的话也不讲。说内心话,我当时觉得您真是一个不近人情的、冷酷的人。”
“您过去的这些言行,同您昨天讲的爱呀、关怀呀、为了员工的幸福呀,等等说辞,是不是矛盾太大了些?”
这位干部果然跟我“真心相碰”来了。正当大家被我说服,认可“果然不错!”开始理解并接受我的哲学的时候,经他这么一讲,弄不好,两天会议的成果全部都将化为乌有。原来稻盛先生千言万语,费尽口舌,不过是为了把他自己的意见正当化。大家的想法一下子又转了过去。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,我必须堂堂正正予以反驳。我是这么说的:“是的,情况确实如您所说。当时我或许态度冷淡。但是问题是为什么要冷淡?之前一直持续亏本的公司的社长做出了利润。但是,当时的利润只是像豆粒般微不足道的利润。而历年积累的亏损额却相当大。这种情况值得表彰吗?”
“如果当时我表扬他,他也许会很高兴。但是,如果他因此而自满,那该怎么办呢?‘不让员工失业,要让员工幸福’,我虽然这么讲了。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一年一年都要确保足够的利润,还要不断扩大这个利润。但是,就那一丁点儿的利润没法给员工加工资,甚至连员工的雇用都难以保证。正因为如此,我当时严肃地批评他'就这一点儿利润能算利润吗?”
“听我这么说他,他也许情绪低落,也许还会恨我。但我考虑到,为了他今后人格的成长,哪怕他一时恨我也没有关系,所以我才讲了那一番话。”
“第二年,他更加努力,做出了更大的利润。现在,这个公司的利润已经相当可观了。
所以,现在我就表扬他了:‘你不简单,很优秀’。但是,当时因为那么微小的利润我就表扬他,那么作为经营者,作为一个人,也许他就不会有更大的成长,他经营的公司也不会像今天这么优秀吧。”就像这样,我用真心话碰击干部的真心话。我认为,为了拉动团队进行的对话,就必须这样,直截了当,毫不含糊。
不用害怕,要到员工中去,用真话实话与大家交谈。这样的交流形式要自然,否则员工会有戒备心理。要动脑筋思考采取什么形式,才有利于沟通交流,这点很重要。我自己是采用“空巴”的形式,你们则要根据各自公司的环境,还要认真考虑各位员工的具体情况,采取最合适的沟通方式,努力做到彼此都用真心对话。
第四、经营者讲述哲学,必须保持一种姿态,就是自己要与员工一道,持续学习下去的姿态。
不管经营者自己如何坚信哲学的力量,也不管平时如何努力做到率先垂范,也不可能把哲学实践得完美无缺,因为经营者也是人。
尽管如此,但是作为人,就应该这样去生活,“作为经营者,就应该成为这种优秀的领导者,理解这一条,并努力去接近这种理想状态,哪怕是接近一小步,做这种思考的人和不做这种思考、稀里糊涂生活的人,他们的人生和经营的结果将会迥然不同。
这不是一个能够领悟还是不能够领悟的问题。我认为,随时反省,不断努力去领悟,这种态度才是重要的。各位塾生在公司内渗透哲学,致力于哲学共有的时候,也要好好理解这一点,在这个基础上与员工交谈。
能够完全实践哲学的人并不存在。所以我过去就讲过,作为经营者,你们应该坦率地对员工这么讲:“我要大家学哲学,好像我自己很了不起似的。其实,我自己也没有很好地实践哲学,直到现在,我也从来没有过完全实践哲学的前例,从这个意义上讲,我不过是一介书生,不过是一个还没有入门的小和尚,所以我准备尽我的一生,努力去实践哲学。”
“但是,并不是说,我自己没有实践好哲学,我就没有资格讲哲学了。‘做人做事本来就应该这样’,至少我必须这么说。因为我希望员工们成长,希望公司顺利发展。而且哲学不仅能指导公司发展,还能让大家的人生幸福。”
在讲述哲学的时候,采用这种态度说话是非常重要的。
包括我自己在内,完美无缺地实践哲学的人并不存在。虽然自己还没做好,但是持续努力,想方设法要把哲学变成自己的东西。这个持续努力的行为本身就非常尊贵。所以我希望塾生们不要自以为是,不要以为自己已经把哲学彻底搞明白了,而是与员工一起反复学习,努力把哲学化为自己的血肉,在经营的现场认真实践。
与员工一起反反复复学习哲学,经营者的这种姿态一定会在每个员工的心里引起反响,一定会促使大家努力去实践哲学。
而且,通过实践哲学,有更多的员工,哪怕只是一名员工,在事实上实现了幸福的人生,经营者就能感觉到,员工的这种幸福就如同自己的幸福一样。而且可以说,正是这种感觉才是经营者最大的喜悦。
说得极端一点,即使这位员工离开了公司,只要他实践哲学,走在幸福美好的人生道路上,那也是好事。
实际上,我曾经在与年轻员工一起的恳亲会上,讲过下面几句话“你不留在京瓷公司也行,即使离开京瓷去别的地方,只要你按照哲学中所说的人生观去工作和生活,你就能够拓展你幸福的人生。”
这是我的肺腑之言。每一位员工都以真挚的态度实践哲学,其结果,就能度过幸福的人生。如果是这样,让自己的人生结出丰硕果实的公司,自然就值得员工信任和爱护。作为结果,在员工离职率降低的同时,员工的积极性就会提升,组织就会充满生气,公司就能顺利发展。
我衷心希望,用各位自己的双手,构建这种值得员工信赖的企业,值得员工自愿为它的发展竭尽全力的企业。
塾长寄语
有如此众多的经营者为了员工的幸福,真挚地学习人生哲学、经营哲学,我认为这样的团体,找遍全世界也没有类似的组织,这是举世无双的。
起始于京都、已经扩展到全世界的盛和塾这个组织,到今年12月底就要落下帷幕了。
但是,诸位今后在继续学习哲学的同时,通过与员工共有这个哲学,指引公司健康发展,让更多的人获得幸福,诸位经营者承担的这一使命是不会改变的。这不是终结,对各位而言,这是新的开始。迄今为止,一直是我作为塾长对大家讲话,从今以后,大家必须自己进行自问自答,把在这个盛和塾学到的东西进一步深化,更好地实践。
我衷心希望,大家像我过去做过的一样,把实践哲学的圈子扩展到员工及其家族,扩展到周围的人们中去。我相信,在这个盛和塾里点燃的哲学之火决不会熄灭,今后一定会在诸位的手中得到继承。我相信哲学之火具备照亮世界各个角落的巨大力量。
在讲话中我也提到了,值得幸运的是,我在盛和塾讲过的内容,几乎都收录在了《盛和塾》杂志。同时,公开出版发行的书籍也不少。还有,以稻盛数码图书馆为主,我讲话的视频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到。另外,稻盛资料馆设施齐备,收集、保管了我的有关资料,并发布相关信息。
过去我给大家讲了有关企业经营的要谛,我觉得,该说的话我已经说完了。我讲话的纪录都保存下来了,大家随时都可以学习。希望大家用好这些教材,采用新的形式,继续努力学习,努力实践。
创办盛和塾,让我感到最高兴的是,我听到了来自众多塾生的心声。他们说:“如果我没有参加盛和塾,我的公司也许早已破产了。因为实践我学到的经营哲学,经营顺畅了,公司得救了,员工没有流落街头”。每当听到这样的话,我就深深地感觉到“盛和塾能够坚持到今天,真的太好了!”
而这也是我的“为社会、为世人尽力”的人生观的实践。有更多的经营者能够把握好经营之舵,就能给他们企业的所有员工带来幸福。我创办盛和塾,就是出于这种纯粹的动机。
再进一步思考,我之所以能够把盛和塾的活动持续到今天,完全在于能够真挚地倾听我讲话的塾生们的存在。“怎样才能把经营搞好?”塾生们渴望得到问题的答案,他们纯粹的愿望支撑我把盛和塾的活动维持到了今天。事情就是这样。
从某种意义上讲,我想我是靠着大家的帮助才度过了美好的人生。我亲手创建了京瓷和KDDI,同时,通过参与日本航空的重建,我努力追求与我直接相关的企业员工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。
但是,不限于此。借助这个盛和塾,无缘与我直接见面的、在塾生企业里工作的员工,包括他们的家属在内,我能够间接地为他们的幸福提供帮助。就是说,这么大的利他的机会,是盛和塾塾生们赐予我的。对此,在这里,我要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。回顾过去,我与大家一起度过了非常幸福美好的时光。自从盛和塾的前身盛友塾自1983年启动以来,到今天已经整整36年了,我与大家一起走遍日本,出访世界,我们大家团团围坐,促膝谈心,亲密无间。
盛和塾即将结束了,但是,作为灵魂之友的塾生们,你们在我心中永生。同样,我祈愿,在大家往后的企业经营中,我的哲学也能永生。最后一次盛和塾世界大会到此结束。
真的谢谢大家了。